石门人眼中的王新法:他是我们所有人的亲人
[作者:赵晓慧 高琳哲] [来源:尚一网] [时间:2017-03-17 14:36:55]

3月1日 ,王新法入葬后的第四天, 61岁的曾德平和几位村民沿着盘旋的山路,历时3个多小时来到六塔山顶,念叨村里的变化,倾诉思念之情。”谈及王新法, 76岁的贺宗云老人情绪激动,老泪纵横。

  长城网3月3日讯(记者 赵晓慧 高琳哲)3月1日,王新法入葬后的第四天,61岁的曾德平和几位村民沿着盘旋的山路,历时3个多小时来到六塔山顶,念叨村里的变化,倾诉思念之情。

  这是王新法入葬之后,曾德平连续三天上山祭拜。按照土家族的传统,只有父母去世才能受到这样的重礼。

  近几日,84岁的田申秀老人也闲不下来,每天都会步行两个小时到王新法曾经居住的地方转一圈,期待着能遇到“名誉村长”,和他聊聊天、拉拉家常。

 在老人心里,王新法没有走,也不会走……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的心一再被震撼:说起王新法的举动,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谈及“名誉村长”的好,没有一个不红了眼睛。

  到底王新法做了什么,让这里的人都认他、爱他,对他无比留恋?又是为什么,这里的人都亲他、爱他,视他如亲人?

  扎根深山 自掏腰包助农脱贫

  薛家村地处武陵山脉深处,是湖南省级贫困村。虽然守着青山绿水,可这里人的生活依然很贫困。王新法进村帮扶后,一心想着的就是改变村民的生活现状,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讲起王新法,薛家村党支部书记覃遵彪心里还有些愧疚。4年前,当王新法第一次告诉他自己义务扶贫的想法时,覃遵彪还以为他只是做做样子的,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然而,当王新法拿出自己的64万元储蓄,要为村里架桥、修路、建烈士陵园、发展生态茶园时,覃遵彪信服了。不仅和王新法一起义务出工,还主动将自己的茶厂和另外引进的一家茶厂并入村里的茶叶合作社,使其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同样被王新法的实际行动征服的还有曾德平。

  “一开始看不惯他,觉得他太霸道。”曾德平说,“薛家村最大的财富是茶园,但他却要大伙儿将茶叶采摘由四刀改为一刀,这不是断了老百姓仅有的财路吗?”

  但接下来的事情让他心服口服。

  聘请专家“把脉”、对茶园进行标准化管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病虫害、大力发展有机茶叶……在王新法的帮助下,曾德平家里的试验茶园,次年每亩收成就达到了7500元,亩均增收5000余元。

  一年的时间,这个专门找茬的土家汉子,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并影响着更多的人对王新法“黑转粉”。

  “吃自己的饭,花自己的钱,干村里的事儿。”村委会主任贺顺勇这样总结王新法的扶贫义举。

  据悉,在薛家村义务扶贫的四年间,王新法前后拿出了100余万元,为村里拓出了15公里山道,架起了6座桥梁,让老百姓喝上了洁净的山泉水,人均年收入也从最初的2000元增至6000元。

  “老弟,你为乡亲们做的这些事,堆积起来就是一座山啊!”谈及王新法,76岁的贺宗云老人情绪激动,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