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列表
脚印│扶贫干部唐力平为小山村建“大工程”
[吴紫欣 范颢桓]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4月,壶瓶山里烟雨蒙蒙,前往鼓锣坪村的路比记者预想的还要长、还要曲、还要陡。位于两省交界处的石门县壶瓶山镇,拥有典型的山区地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行车6个小时,记者一边用手机导航,一边靠着鼓锣坪村第一书记唐力平的电话指引,才顺利摸进了村。

石门县壶瓶山镇鼓锣坪村的茶园。

进村路上,四周都是青翠的茶园,一片工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当地司机大哥自豪地解释:“搭帮唐书记,才有了这个农副产品提质中心,听说今后能起大作用呢!”

4月中旬,石门县壶瓶山镇鼓锣坪村“大工程”——农副产品提质中心破土动工。

早在采访前,记者就对这位扶贫干部的故事略有耳闻。他是湖南中烟公司常德卷烟厂工作人员,2015年主动要求到鼓锣坪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5年间,他带领村民大刀阔斧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茶产业,走出了一条让当地村民脱贫并持续增收的大道。

石门县壶瓶山镇鼓锣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唐力平。

茶叶种植是鼓锣坪村80%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一直效益低下。2016年,唐力平带着村干部和种茶技术能手,赠给村民大批名优茶苗,又建起茶叶示范园,邀请专家向村民推广名优茶种植技术,不断扩大全村的茶叶种植面积,帮助贫困户增收,鼓锣坪村也顺利“摘帽”。目前,该村共发展烟叶500亩,名优茶400亩,老茶园提质改造1200亩。

鼓锣坪村茶农廖宜权幸福的一家。

“唐书记,到时候工作队回去了我们该怎么办呀?产品往哪销?”建档立卡贫困户廖宜权当时种下了20亩名优茶,因担心工作队撤退后得不到帮助而返贫,对唐力平问道。

问题一下子问倒了这位扶贫“老将”。唐力平知道,这个问题也是村里其他贫困户心中所忧。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唐力平都在走访调研。他发现,带动村民盘活土地资源持续发展高效产业,长期赚取薪金、租金或股金才是一条长远的路子。

2018年8月的一天夜里,唐力平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若能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筹建一座“交易平台”,让村民的农副产品在这里直接进行稳定的“变现”,岂不美哉?

唐力平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

确定想法后,他欣喜地和村支两委沟通,双方一拍即合。随后,又召开了6次村民代表会,耐心收集村民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正式实施方案。

方案有了,民意也有了,资金来源怎么办?唐力平在那个秋天没有一刻空闲,他常常奔波在市、县、镇、村之间,时而回到后盾单位筹资金,时而对外联络拉赞助。半年后,唐力平不负众望,成功筹到预投资款90万元。

获得资金支持后,唐力平铆足了劲,一边邀请相关职能部门研究选址,一边聘请多名设计师对方案和图纸进行优化。

就在这时,又出现了一道难题。“不行,鼓锣坪山多树多,绝对要保证我们优质的生态环境不受任何影响!”原来,该提质中心用于茶叶鲜叶加工的燃料计划采用煤炭,但不少村民都认为烧煤会污染环境。经过深思熟虑,唐力平和村支两委决定改用一种清洁燃料,并向村民们保证无任何污染。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唐力平甚至亲自跑到建材厂、钢架厂、制茶厂等厂家一一挑选环保建筑材料,全程监督建材制作,有时一天下来就跑了5家材料厂商,赢得了村民的理解。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唐力平又开始紧锣密鼓地招商。他带领村民代表前往常德市城区和益阳市,与收购企业对接。鼓锣坪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名优产品,很快就吸引了数十家收购商的青睐……

今年4月15日,这项孕育了2年的农副产品提质中心项目,终于跃出图纸,破土动工。据壶瓶山镇镇长周申武介绍,该项目建成运营后,会对村民的各种农副产品进行全方位收购、集中进行展销,还会协助村民和收购商签订长期的供销协议;产品将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保质保销,让村民和收购商获得“双赢”。4月底,该村就将迎来首次村民、收购商、村委的三方协议签订仪式。同时,他们还将再度为茶农免费发放肥料等农资。

到今年7月项目建成后,这个占地4亩多的“交易平台”,还能解决当地30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预计可为村民每亩茶叶增收100元到200元不等。“以前种茶少了不赚钱,可种茶多了又怕滞销,现在都不怕了,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大工程!”廖宜权对未来信心满满。

尚一网记者 吴紫欣 见习记者 范颢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