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列表
脚印丨鲁炎山:5年驻村“长跑”,助力三新垸“逆袭”
[王伟杰 王自来]

□常德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伟杰 王自来/文 视频拍摄/冯顺前

5年,是一千多个日夜的轮回;5年,是扶贫队长鲁炎山驻村“长跑”的时间轨迹;5年,更是省级贫困村三新垸村完美“逆袭”的见证。

鲁炎山11.jpg

三新垸村“邀您一起见证幸福”庆祝活动。

三新垸村,位于常德市津市市版图的最南端,曾经是名副其实的省级贫困村。如今,她已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10月17日,第7个国家扶贫日,三新垸村村委会广场上热闹非凡,“邀您一起见证幸福”庆祝活动正在上演,贫困户代表、村民代表、帮扶干部等300多人欢聚一起“同唱一首歌、同上一堂课、同领一份奖”,共同见证三新垸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光时刻。

喜悦洋溢在村民的脸上,更荡漾在津市市委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鲁炎山的心里。

2016年,53岁的鲁炎山卸任津市市教育局纪委书记,他积极响应津市市委脱贫攻坚号召,来到了该市最偏远的省级贫困村——药山镇三新垸村,从此与这个村子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五年。

五年的倾力帮扶,五年的戮力攻坚,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1700元跃升至10893元,翻了6倍,贫困发生率从23.1%下降到了0.20%,村级集体收入实现从0元到20万元的突破。如今的三新垸,道路更宽了、环境更美了、楼房更多了、腰包更鼓了、村民的笑脸也更多了。   

“我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做客的,不能让人瞧不起”

10月9日,在三新垸村村部的鲁炎山办公桌上,4本装订成册的《精准扶贫面貌新》吸引了记者的眼光。“这4本册子是村里从2016年到2019年扶贫攻坚的历程,记录了这个省级贫困村完美“逆袭”的故事,还有扶贫干部工作的点点滴滴。”鲁炎山乐呵呵地说。

从教育战线转战扶贫战场,对当时已年满53岁的鲁炎山来说,既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次特别的挑战。

鲁炎山22.jpg

三新垸村。

刚驻村时,不了解农村基层工作,更缺乏扶贫经历经验,说外行话、办外行事的尴尬随时可能发生。起初,村民们对鲁炎山的到来,并没抱太大希望。有的甚至认为,他们是走走过场就会拍屁股走人了,不愿和鲁炎山讲真话、交真心。

“但我始终坚定我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做客的,不能让别人瞧不起。”鲁炎山暗下决心。

贫困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滞后、产业发展薄弱、村民经济收入低下、村级集体经济空白等等诸多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面对艰巨的扶贫任务,鲁炎山没有退缩,他带领工作队成员和村支两委一道,立即展开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挨家挨户走访,摸清家底以便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与群众插不上话、答不上腔,就走不到一起、打不成一片,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用心用情用力扶贫,群众才会把我当朋友,才能为扶贫做贡献”。鲁炎山说,为了更快融入,只要听到哪家需要帮忙,他就不请自去;只要一有时间就走东家、转西家,仅仅两个多月时间,各组各户情况就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为提高帮扶干部政策水平,迅速进入角色,他编印了《扶贫政策100问》,帮扶干部人手一册。只要有时间,帮扶干部就深入贫困户家了解情况。“以鲁书记为队长的驻村工作队的确是来干实事的。”渐渐地,村民们对他们充满期待。

“把群众最揪心的事解决了,我就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当时,三新垸村共有贫困户127户,贫困人口450人。尽管各家各户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然而最揪心的是住房问题。

2016年3月,在察看全部贫困户资料时,鲁炎山发现有71户居住在危房中,还3户过着租房日子,需要危房改造帮助的贫困户达到61.5%,贫困户的住房问题牵绊着鲁炎山的心。

“哟,鲁书记来了,快点进来坐坐……”记者采访当天,刚到门口,79岁的帮扶对象老谭便热情地跟鲁炎山打招呼,紧紧拉着手,脸上荡漾着微笑。“想不到我这个掰着手指过一天赚一天的人,还能过上好日子。”老谭双目失明,妻子残疾并长期患慢性病,儿子智力残疾,一家三口没有一个劳力,全靠低保度日。

得知情况后,鲁炎山将老谭一家列为工作队重点帮扶对象,安排能力强的后盾单位和帮扶干部对他们进行帮扶,积极筹资近7万元,为老谭家新建四间平房,铺设水泥场坪,修建花台,栽种红叶石楠、茶花,庭院栽种柑橘树,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鲁炎山33.jpg

鲁炎山(右)询问村民杨昌国生活状况。

村民杨昌国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因患有严重眼疾,多年救治无效导致失明,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家里土坯房也在几年前倒塌了,他和妻子租住在津市城区的一个菜市场内。他们住房条件的改善始于鲁炎山驻村后。菜市场阴暗潮湿,弥漫着鸡鸭鱼的腥味,看着杨昌国一家三口挤在30平方米的简易房子内,鲁炎山内心不是滋味,尝试着劝说杨昌国建个房。然而,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还欠有外债的杨昌国夫妻来说,房子的事是一种奢望,这辈子可能都不敢指望了,因而他俩一直没有同意。

鲁炎山明白,对杨昌国来说,居无定所只会更加打消他对生活的信心,建房不仅是解决居住问题,更是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希望。为此,鲁炎山多次上门宣讲政策,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发动他们的兄弟姐妹帮忙支援,最终杨昌国下定决心修建新房。2017年春节,老杨一家住上了80多平方米的舒适新房,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目前,杨昌国夫妻的欠账已慢慢还清,生活有了奔头。

同时,为改变全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鲁炎山一边带领村支两委、工作队不停地入户走访,宣传扶贫政策,引导改善环境卫生;一边主动谋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人居环境。

看着一个个危房户、无房户住上新居,鲁炎山的内心比他们还满足、还欣慰。2019年12月5日,随着贫困户老雷完成了危房改造,全村74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

“决不能让田地荒废,而要让其成为致富的黄金地”

10月9日,久雨初霁、秋阳醉人,进入三新垸村,一处民房外墙3D立体宣传画上“稻田养龙虾、虾肥稻花香”的标语格外醒目。画中蓝天白云、金黄稻田、肥美龙虾十分逼真。穿行村庄,你会不时看见有稻浪翻滚,有果树成林,有大棚成片,有鱼蟹成群。

产业的兴旺,正是三新垸村脱贫致富真正的底色,更是鲁炎山最引以为豪的扶贫成绩。

鲁炎山44.jpg

蔬菜大棚里的沃柑长势正好。

村民宋仁美流转土地50亩种植冬瓜,注册成立祥惠家庭农场,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还带领周边的贫困户开展冬瓜种植,其中一个贫困户流转土地10亩,年收入也达到了4万元。而此前,宋仁美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我们最艰难的时期,是扶贫工作队干部和村支两委伸出了援手”,宋仁美夫妻俩深有体会。

金秋十月蟹正肥。记者到访当天,在大闸蟹养殖基地,村民高卫金正查看大闸蟹长势,他估摸着今年又能卖个好价钱。“我这个螃蟹都比较大,都是稻田轮作养出来的,吃的南瓜、玉米、小鱼,它比一般的螃蟹要好吃得多。”高卫金告诉记者。因爱人身患重疾致贫,高卫金一家曾陷入绝境。为帮助高卫金渡过难关,驻村后鲁炎山就鼓励他搞大闸蟹养殖,由于独特养殖方式,加上优良的自然环境,三新垸村养殖出的大闸蟹蟹黄多、肉质好,高卫金次年就有了收益,家庭困境得以改善。

在三新垸村,像高卫金这样的养殖户,共有27户,养殖面积达到300亩,总产量近5万斤,以市场价20多元一斤估算,年产值就可达到100多万元。尝到甜头后,高卫金等养殖户今年继续养殖大闸蟹,有的还未上市就被预订一空。

鲁炎山55.jpg

鲁炎山查看柑橘生长情况。

鲁炎山66.jpg

鲁炎山查看淡水鱼养殖情况。

而五年前,三新垸村并没有集体经济,更谈不上特色产业。

村支书刘集民告诉记者,当时大都是水稻加棉花的传统农业,村里没有农业合作社、村级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留守的村民仅靠几亩田地过日子,全村仅有2个蔬菜大棚,村里有大量田地被荒废。

面对当时的状况,鲁炎山思考,三新垸村有什么?出路究竟在哪里? 

通过反复走访调研,鲁炎山发现全村有耕地8504亩,而且一马平川、土壤肥沃、沟湖纵横,农业生产条件并不差。“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三新垸来说就要从土地上做文章、搞产业”。在深入思考和广泛征求意见后,鲁炎山厘清了重点,最终确定低洼田连片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高地势旱地整合发展优质柑橘种植,肥沃土地发展大棚水果和蔬菜种植,湖区水面发展淡水鱼养殖,确保不荒废一块土地,整体提高田土的综合效益。

为利用土地科学发展产业,鲁炎山还组织提取了1000分土壤样品送到农业部门鉴定,确定适合种植和养殖的特色产业。

“一寸土地一寸金,决不能让土地荒废,而要使其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黄金地。”鲁炎山说,从2016年发展村级淡水养殖产业,到2017年发展稻虾养殖合作社,再到2018年发展青蛙养殖、柑橘种植合作社,三新垸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村域8504亩土地上,先后流转土地5000多亩养殖稻虾、淡水鱼、螃蟹,种植柑橘、苗木、大棚蔬菜,逐步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共同发展,稻虾、青蛙、淡水鱼养殖及苗木、蔬菜、柑橘种植的“三种三养”产业格局,村域土地流转率超过63.1%。

刘集民告诉记者,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通过培育打造“三种三养”的村级特色产业,他们找准了方向,找对了路子。

“这五年,我很充实,我很幸福!” 鲁炎山说,“这五年,我与村民共同建设美丽的三新垸,实现了村脱贫、户脱贫,走完这段脱贫路,我们还要继续往前奔,开启三新垸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