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列表
脚印丨种药治穷!这个扶贫干部助村民打造400亩中药材基地
[王永刚 邓淇月]

□常德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永刚 邓淇月 文/图


7月,热浪灼人,但这里夏花似锦。


55岁的池晓艺站在龙洞峪山顶,深情地凝视着眼前这片绿海。


常德市澧县码头铺镇龙洞峪村种植的中药材面积已达400亩,基地连绵10多个山头。玉竹、枳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药百合花瓣绽放,幽香阵阵。


3年多时间,池晓艺和村支两委、村民一起将这里变身为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种植明星村,钱包鼓了,百姓笑了。


1.png

龙洞峪村连片种植的中药材基地。池晓艺 供图



龙洞峪村位于澧县西北部,距县城约75公里,是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村,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但交通不便、产业发展落后。2017年以前,龙洞峪村还是有名的省级贫困村。


2017年,作为澧县财政局扶贫办主任的池晓艺来到这里。


改变从修桥开始。


流经境内的涔河将龙洞峪村一分为二,村民住在河东,农作物种在一河之隔的对面山下。多年以来,村民们趟水而过,靠肩挑手提在涔河两边耕种,耕田机、收割机进不来,庄稼粮食出不去,遇到雨季河水上涨,只能绕道十几里过河。
“要在涔河上给老百姓修一座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来龙洞峪后,池晓艺想的第一件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便民桥。他带领村支两委向县财政局汇报,一起争取到修桥资金8万余元。2018年10月,他们建起了龙洞峪村史上第一座桥。


竣工当天,几十户村民自发燃起鞭炮,村民夏秋香还自掏腰包请施工队伍和村民打“牙祭”,以示庆祝。“村里人人都竖大拇指呀,世世代代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回忆起当年的情形,龙洞峪驻村第一书记陈尊辉很是感慨。


到今年6月,池晓艺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在龙洞峪村修建了4座便民桥。


桥修通了,村民们致富的路子就宽了......



龙洞峪山下,一排排绿油油的玉竹苗布满山头,蓬勃茂盛,当地村民正给玉竹除草施肥,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2017年,池晓艺进村后,通过调研走访,邀请专家进行土质分析,结合市场调查和村支两委意见,最终制定了在龙洞峪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脱贫规划。


7月22日,记者跟随池晓艺一起来到了当地药材种植大户刘金州的种植园。


刘金州最初只种植了十几亩玉竹,不成气候。在池晓艺的鼓励下,他信心大增。池晓艺告诉记者,一颗玉竹苗,从种子到最后收成,需要经历三个春夏秋冬,但它一年有四次病害期,一旦除虫不及时,整株苗子将毁于一旦。为了帮助刘金州和其他种植户掌握专业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池晓艺从常德市和澧县农科所请来专家,为村民培训。经过学习和培训,刘金州和村民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大大提升,亩产也提高到了4000多公斤。


刘金州的中药材种植园如今已达到80余亩,除栽种玉竹外,还套种了枳壳、白芨等,达产后可年产湿玉竹32万公斤,预计年产值288万元。刘金州告诉记者,早在基地建成之初,池晓艺便和他定下了三个约定:第一就是如果要用劳力,一定要把贫困户算在内;第二是药材想要品质好,就得不打农药;第三就是赚钱了要回报村里。


“土地流转给基地,一亩地一年流转费就有300元,我们还能在基地上打散工,一天可得80元至120元的工资。”正在给药材除草的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毛永毕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过去,毛永毕种玉米,一亩地年收入才500元。


在刘金州的带动下,这两年,村里的贫困户纷纷开始种植药材。贫困户刘烟霞告诉记者:“我的一亩多药材,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来,可是明年秋季就能换成钱啦,两个娃儿念了很久的电脑有着落了。”


刘烟霞说,她是在池晓艺的鼓励下才赶上这趟致富车。“池股长真的有一股蛮劲,他天天来要我种药。我不想种,没有本钱。他讲种苗和肥料他帮我,我又讲我不会种,他又请来了专家,给我们讲技术。”


2.png

涔河把龙洞峪村一分为二,村民房屋大多傍山而建,而农作物则种在一河之隔的对面山脚下。池晓艺供图


目前,龙洞峪村已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种植明星村。村里的桥、路修通了,全国各地的药商也来了。经过池晓艺和镇、村干部多方努力,全国多地的几十名药材商常年收购该村价廉质优的原料药材。


“除了土地流转金和劳务费,当地村民还能参与效益分红。”池晓艺告诉记者,目前,全村有9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入了股。按照协议,基地盈利之后,将按比例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给这些村民,农户每亩可增收3000元以上。


微信图片_20200831193754.jpg

池晓艺(右)在刘金州家查看今年的枳壳品质。记者 邓淇月 摄


“只有到贫困户家里,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只有把扶贫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心里始终惦记着,扶贫才能出成效。”这是池晓艺总结的扶贫经验。三年多来,在池晓艺和村支两委的努力下,龙洞峪村全村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全村95户贫困户已脱贫90户285人,2020年可如期实现全部脱贫。


产业兴了,村子变了。夕阳下,站在山岗上的池晓艺满怀信心。“我的目标是1000亩。”看着已经连片的玉竹、枳壳在迎风摇曳,池晓艺告诉记者,中药材在龙洞峪还要有更大的发展,将来村里面貌将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