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列表
脚印丨湖南屋脊上“晒”幸福
[葛辉文 孙玮怿]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 “我感觉自己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每天都幸福感爆棚。”5月18日,记者走进石门县壶瓶山镇后山村,采访一位特殊的村民——石门县交通运输局驻壶瓶山镇后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伯周的妻子吴丽华。躺在床上的吴丽华毫无病容,红光满面,笑声爽朗。刚一见面,她就情不自禁地向我们“晒”起了幸福。

1.jpg

躺在床上的吴丽华笑靥如花。

幸福?记者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后山村位于“湖南屋脊”壶瓶山镇,是石门县最后一个通水泥路的村,最后一个整体脱贫村。从县城到村部有160多公里山路、4个多小时车程。从县城医院被丈夫带到这个小山村来养病,这是幸福?

吴丽华遭遇车祸后需要卧床静养,生活不能自理。而她在村里的“家”,是村部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房子。一张旧木沙发打开,底下垫着水泥砖就是她的“床”。成天一个人孤零零地睡在这里,这会幸福?

“真的,在后山村,每一天我都觉得非常非常幸福。”吴丽华说着说着热泪盈眶:“总被一些人和事感动着。”

 “作为扶贫队队长的妻子,虽然躺在床上,但没有给脱贫攻坚拖后腿,陪着丈夫来扶贫也很满足。”

 “做梦都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和你一起扶贫。”4月7日,在村部安顿下来后,吴丽华躺在床上发了这条“朋友圈”。

3月25日早晨,吴丽华像往常一样,骑着小黄车赶往石门县中医院上班。下雨路滑,意外突然袭来,她摔成重伤被送进了医院。手术成功了,医生却叮嘱吴丽华至少要卧床静养100天。而此时,她的丈夫王伯周正在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后山村扶贫。

王伯周今年55岁,吴丽华比她小6岁。儿子2019年刚刚参加工作。结婚几十年,两口子恩爱有加,家务活几乎是王伯周一手包办。2019年5月,石门县交通运输局安排王伯周进山扶贫。

2.jpg

窗外的风景。

“我知道他把村里脱贫攻坚工作看得重。自他进村后,我就很少为家里的事烦他。”这次出车祸后,吴丽华一直嘱咐家人不要告诉王伯周。术后第三天,岳母才悄悄给王伯周打了电话。

 得知消息后,王伯周一夜没睡。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决胜之年,石门还将接受全国脱贫攻坚普查。这个节骨眼上,不能撂担子。他没有和任何人说,第二天照常在村里奔波。

“清明节放假,他到医院伺候了我几天,一天到晚都在接电话,说的都是村里的事。我不想影响他的扶贫工作。晚上我就跟他商量,反正我是睡着静养,要不就跟着你到点村去吧。”吴丽华不忍心看王伯周为难,主动提出随丈夫进村。

儿子早出晚归工作忙,找了几个保姆都不合适,村里的事又催得急,王伯周思索片刻后答应了。

救护车把吴丽华送到了后山村,她的生活换了一个全新的场景。

3.jpg

后山村村部。

山里的“家”虽然简陋,但王伯周的悉心照料让吴丽华甘之若饴。白天,王伯周做饭、喂水、按摩之后,再投入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晚上,他躺在折叠床上陪在妻子旁边。近段时间,吴丽华能起身自己上厕所了,便心疼地赶他出去睡。他把行李往村部会议室的桌上一铺,就是一张大床。

有一次,王伯周要赶早上6时30分的班车到镇里开会,他6时就起床为妻子准备好了早餐,细心地在床头摆上水果、茶水、餐巾纸,还有一根牙签。

醒来后的吴丽华拍了张图片,发了条“朋友圈”:品,你细品!眼尖的朋友感动地留言:品出来了,幸福的味道!

“第一次来到后山村,被村民们当宝贝一样地照顾和宠爱,真是承受不起,我是沾了扶贫的福。”

“这是早上秋萍摘来的。”一束盛开的金银花插在绿色的玻璃瓶中,淡淡的香味给简陋的小屋增添了几分雅致。

“秋萍”全名叫黄秋萍,是衡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受疫情影响一直在家。每天,她都会到山上采摘野花送到吴丽华的床头,天天不重样。

“丫头,这山抛子红得好,赶紧吃了。”68岁的村民黄祖新大步走了进来,手里捧着用芭蕉叶卷成的小漏斗,里面装着红彤彤的果子。

4.jpg

吴丽华床头的风景。

 “阿爹,您天天都送好吃的过来,怪不好意思。”吴丽华微微抬起头,亲热地招呼老人。

自从住进了村子,每天都有村民送野果,前阵子是野樱桃,最近是山抛子,还有野核桃。

“这些都是纯天然的,吃了对身体好。”黄祖新慈祥地看着吴丽华,脸上笑开了花。

后山村由原紫高山、后山小村合并组成,154户村民分散居住在大山中,最远的从村部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王伯周走访村民时中午很难赶回来。每天,附近村民都会主动照顾吴丽华的生活起居,陪她聊天拉家常。村民们亲热地唤吴丽华“丫头”,吴丽华则叫他们“阿爹”“阿妈”。

有一天,王伯周外出开会,一位老伯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只杀好的土鸡和一箱牛奶。他拉着吴丽华的手说:“丫头,你就安心到这里休养。”吴丽华和老人攀谈得知,牛奶是过年时,孙子给爷爷送的。他舍不得吃,特意送来给她加强营养。吴丽华的泪水夺眶而出。后来得知,老爷爷叫田启锋,年过七旬,患有肺气肿。听说了吴丽华的事,他走了2个小时的山路来探望。

5.jpg

幸福的俩口子。

“我从没和村民说过妻子的事,不知是怎么传开的。这一个多月,村民来了70%还不止。他们有送红包的,这坚决不能拿。送蜂蜜、腊肉、土鸡、鸡蛋、小菜的,我要给钱,大家硬不收,我只好一笔笔记下来。”王伯周的笔记本上,已经记录了20多笔这样的“人情”。现在,他正通过入户走访,以各种方式巧妙地“还人情”。

村里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来看吴丽华的都是老人。“我一个躺在床上的病人,来看我的都是长辈,怎么承受得起?”

村民们最爱和吴丽华聊村里的变化。自从2016年县交通运输局来扶贫,修路架桥、通电话通水、整改危房、销土特产……有的村民说着就着就抹起了眼泪。

“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扶贫的意义。”吴丽华说,面对这些淳朴的村民,她真后悔没有早一点到村里来,帮他们做点什么。

6.jpg

黄祖新开心地陪着吴丽华聊天。记者 葛辉文 摄

“我已经融进了这个村子。每天听到的都是好消息,见到的都是好人,身体恢复得特别快。”

白天,王伯周为脱贫攻坚的事忙碌着。晚上,他会一边给吴丽华按摩,一边把村里的新鲜事说给她听。“谈起村里的这些小小变化,他都会特别兴奋,我也替他高兴。”

比如,建档立卡贫困户胡祖才前不久卖小猪仔就得了3万元。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干部开展消费扶贫,收购了村里20多万元的农副产品……

今年,村里最大的事是帮助30余户村民进行危房改造。工作队成员和支村两委包人到户,既管设计,又当监工,还是搬运工。王伯周联系的村民叫李永平,一直住着土砖房。王伯周规划着要把房子改成水泥墙面,建上水冲式厕所,还要在屋外修一个鸡笼。“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回来时黑汗水流。”

王伯周把村里的变化一点一滴说给吴丽华听,吴丽华也将村民们拉家常时说的心事告诉王伯周。

有一天,黄祖新讲起1970年到石门县城修铁路的故事。“自从那次进城后,我有50年没进过城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原来,村里有很多老人都没有走出过大山。现在通了水泥路,大家都想到石门县城去看看。“我和老王商量,等我好了以后,一定要组团带着爷爷奶奶们到石门县城玩一玩。”

采访快要结束时,吴丽华想起来在村部门口拍张照片。来村里一个多月了,每天她只能透过一个小小的窗口,看着窗外那棵大树慢慢变绿。

“刚刚才能站起来,还是多休息。”王伯周心疼地说:“等你好了,我带着你到村里好好转转,一家一家去看望‘阿爹’‘阿妈’。”

“好。”吴丽华眼里满是憧憬。

记者 葛辉文 孙玮怿 通讯员 孙开国 刘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