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物故事列表
脚印│帮扶队长朱永强:用心用情 做脱贫攻坚路上的坚守者
[]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观看视频

4月28日清晨,天还没有亮,戴丹桂已经在村里的穗丰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大棚里仔细寻找一尺来长的新鲜芦笋,拨开被芦笋顶起的土壤,用小刀熟练地从底部把芦笋切断。不一会儿,戴丹桂就采满了一桶芦笋,脸上挂满了笑容,“芦笋破土后水份流失快,所以天不亮就要采摘,并在最短时间内把芦笋交到收购点。一般情况下,上午10点钟左右就收工了。”

工资按件计酬,每采摘一斤芦笋0.7元,戴丹桂每个月至少收入1500元。因为老伴患有精神残疾,为给他治病,家里曾一度揭不开锅。自从有了这份稳定的工作,戴丹桂终于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这一切得感谢我们的朱队长!”

辛勤的劳动让曾经的贫困户戴丹桂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戴丹桂口中的“朱队长”叫朱永强,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洲乡建湖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虽然不是本地人,他却是村里的“万事通”。2018年驻村以来,朱永强早已习惯了整日的忙碌。“村民的事无关大小,村民信任我才会找我,所以累点苦点都值得。”通过与乡亲们的朝夕相处,他早已融入建湖村这个“大家庭”,能够力所能及为村民办实事,也是一件幸福事。驻村之初,他发现村里2组有一段村道没有硬化,10来户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在朱永强的积极协调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一条近200米长的水泥村道便修好了,附近村民出行再也没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烦恼了。

朱永强记得,刚到村里时,正是农忙时节。“白天根本见不到人,走访只能安排在晚上。经常晚上10点还在农户家里入户走访。”白天,他就尽快熟悉村情,晚上则挨家挨户入户走访,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将整个建湖村走访了一遍,并对村民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写在本上,记在心里。就这样,通过走访,朱永强全面掌握了村里发展急需、村民生活急盼的第一手材料。

朱永强细心整理帮扶资料。

在朱永强看来,带领村民勤劳致富,是他的工作重心。然而,有些村民并非不勤劳,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也不能从事重体力活,这个该怎办?经过多方努力,朱永强为村里争取了103个公益性岗位,村民可以就近从事保安、保洁、保育工作。工作强度不大,收入却相对稳定。

59岁的村民夏汉舒是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长期的伤病折磨,让他陷入贫困、意志消沉。但自从当上了村中的保洁员后,老夏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将值日表贴在床头,轮到他工作的时候,大清早就会出门。套上橙黄色的工作马甲,带上帽子、口罩,扛起大扫帚,夏汉舒将负责的区域全部打扫一遍,不放过一个死角。下午,他又会拧着塑料袋,拿着钳子,到负责的区域巡视,确保村容、路面的整洁。每当看到乡里乡亲、左邻右舍门口有杂物堆积,他会热心相助、帮忙清理。夏汉舒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既美化了村内环境,也为自己带来了稳定收入,还能发挥一个老党员的余热,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考取公务员之前,朱永强曾是一位语文老师,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4月20日上午,区里的小学刚开学,朱永强就将500元的教育精准扶贫款送到了村民夏基业手中。2018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朱永强帮助夏基业一家改善住房条件,并帮助夏基业的大儿子夏希在广州白云区找了一份工作。了解到夏基业的小女儿思思(化名)正在读小学,朱永强经常带着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来到夏基业家中。“不能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求学的道路上落伍。”朱永强说,对于思思的学业他格外关心。村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夏碧君,就在他的关心和鼓励下,考上了事业编,他同样也希望思思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个美好的未来。“思思读书很刻苦,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看着思思贴在家中的一张张奖状,夏基业也看到了“脱贫奔小康”的希望。


村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喜收分红款。


慰问村民岂能空手空脚?

如何有效发挥现有村中资源,助力建湖村更好更快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齐奔小康,要多条腿走路,多渠道增加收入。”朱永强说,村里的穗丰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让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德人牧业西湖第二牧场的建设更是让村民有了盼头。村中63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如今都是第二牧场的“股东”,每年都能参与分红。


开会研究,助力建湖村更好更快发展。


朱永强在村民家中走访。


朱永强被评为常德市“最美扶贫人物”。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朱永强的帮扶工作得到了认可。2019年,朱永强被评为常德市“最美扶贫人物”。在朱永强心里,要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需要的就是敢做、敢为,只有一件一件地干在实处,把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做真、做好、做实,村民才会更加支持。

记者 林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