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
时间:2020-12-31 15:58:03
桃花山是纪念并体验陶渊明《桃花源记》意境的“陶公山”,是荟集了15处国家级、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国保山”,是留下了诸多文人墨客足迹的“名人山”。山巅高阁巍举,古松摩顶;山间溪岩秀丽,曲径通幽;山前桃花流水,落英缤纷,让您深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
桃花源牌坊,始建于明代,是桃花山景区的标志建筑
菊圃始建于明代,取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句意而得名。渊明祠位于菊圃正中,渊明石刻像碑立于祠前。院内两株百年丹桂冠如华盖,秋芳远播。置身其间,悠然而生清雅之气。
方竹亭修建于明朝万历十八年,距今已经400多年的历史了,是桃花源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原名叫做“桃川八方亭”,后来因为亭后有片独特的方竹而更名为方竹亭。
桃花观位于桃花山主峰上,始建于唐初。观分山门、前厅、正堂三部分,正堂内桃花石“福寿”屏风,相传能测人生祸福。正堂两侧,各有罗汉松一株,古色天然,堪称珍品。
遇仙桥,相传为武陵渔郎观棋遇仙之处。原为一块自然崩落危岩横卧于涧,明朝天启年间始建单孔石卷桥,清初增建风雨桥亭。桥头石碑上刻有一首螺旋回文诗,细细品读,妙趣横生。
光绪十八年,知县余良栋重修渊明祠,并在桃花山按照陶渊明诗中所写修建了问津亭、穷林桥、水源亭、桃花潭、寻契亭等十二处建筑。
同治九年(1870),县令麻维绪刊陶潜、李白、王维、孟浩然、张旭、刘禹锡等14人的诗文于集贤祠。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寻诗入桃林”进入桃花山。在渊明祠的碑前驻足,便会体验到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越;在碑廊沧桑典雅的诗文碑刻前流连,桃花源的深沉厚重便会一齐涌上心头。在这里游览,既饱享文化大餐,又得到灵魂的洗礼、人生的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