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生态文明美丽画卷

时间:2019-07-15 12:09:05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作者:高亮

 —— 望城区强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纪实

   

     清晨的雷锋公园,人们沿着杨柳依依的绿道慢跑、骑行,清新的微风扑面而至;离此不远处的沩水河畔,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鸟掠过激起片片涟漪……近年来,长沙市望城区强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工作,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文明美丽画卷正在望城大地徐徐展开。

    实施三大工程 打通河湖水系“任督二脉”

    湘江由南往北从望城穿境而过,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岸线资源。沩水河、八曲河、沙河、团头湖、千龙湖等河湖密布,水系发达,造就了望城独特的滨水城区景观。

    作为长沙市唯一一个被省委、省政府纳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区县,望城利用水资源丰富、流域宽广的资源优势,以水“引水”,实施大众垸河湖水系连通、黄金河水系河湖连通和大众垸防洪整治三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水体环境。

    位于望城的大众垸隶属洞庭湖烂泥湖大圈,是长沙地区最大的堤垸,垸内水系十分发达,河湖星罗棋布,但由于多年来的围垦、淤塞等,造成各水系相对独立和封闭,农田灌溉、防洪排涝、水体自净等能力下降。2016年11月,望城启动了大众垸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将垸内长达68公里的水系全面打通,让垸里的水“活”了起来。

    “以前老沩水河是一条哑河,在枯水季节没有水源,在汛期又容易引发内涝,种田基本都是靠天吃饭。”望城区靖港镇复胜村的肖志明老人依老沩水河而居,自从新老沩水连通工程和老沩水至团头湖水系连通工程相继完工后,老人的这种担忧就成为了历史。

    望城区水利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规划部副部长吴峰介绍,大众垸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主要对新老沩水、老沩水至团头湖水系、新康河湖、乔口河湖、靖港河湖5个片区水系分别实施连通,充分借助域内丰富的水资源,疏通水系、加固堤防、改造水闸、修复生态,把水留下来、让水流起来、使水净起来。同时,望城正在实施大众垸防洪整治工程,通过对沿线约40公里堤防进行整治,将防洪、交通与生态有效结合,把湘江防洪大堤打造成防洪减灾、交通便捷、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河堤。

    地处望城滨水新城核心区的黄金河水系河湖连通工程,串联了斑马湖、东湖、张家湖、大泽湖等多个城市湖泊水系。望城区城投集团设计专干龙腾蛟告诉记者,河湖连通工程实施后,黄金河水系调蓄水量可以从原来的几十万立方米达到两百多万立方米,对整个滨水新城片区防洪排涝将产生积极影响。

    位于雷锋公园内的东湖由于淤泥堆积,湖泊水系闭塞,一度成为望城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2013年,望城启动雷锋公园建设,将东湖湿地进行生态打造,成为打通黄金河水系河湖连通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望城沿东湖岸线建立了17处污水雨水收集系统,从源头削减雨水径流,并建设雨水花园、调蓄池、表流湿地、垂直流人工强化湿地、生物塘、水下森林等设施净化水体,进一步释放了黄金河水系的“吸水、蓄水、净水、释水”功能,再现了绿坡柳岸、霞飞鹭栖的湿地原生态风情。

    坚持综合施策 城乡污水处理实现全达标 

    在望城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又黑又臭的污水经过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厌缺氧池、消毒池等一系列处理工艺,从排口流出时已变成清澈无味的水。该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望城中心城区及周边街镇,纳污范围7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50万人。随着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的实施,这里将达到每天16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

    数据显示,2018年,望城区1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和望城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生活污水3005.23万吨,共计实现COD减排4151.76吨、氨氮减排381.31吨,生活污水处理率平均值达96.6%。今年,望城还将对12个街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出水水质将由一级B提高至一级A,进一步提升出厂水质。

    在白箬铺镇光明村的秦辉富家,生活污水通过三级化粪池、隔油池、生态池和人工小型湿地池,实现了分类分水处理,有效解决了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引发的农村水体污染及土壤问题。秦辉富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建化粪池和人工湿地的时候,污水、粪水流得到处都是,蚊子也非常多,现在不仅没有了气味,蚊子也少了,住起来也非常舒服。

    白箬铺镇城管办副主任王志军介绍,秦辉富家实际上用的就是“三池一地”农村散户污水处理模式。比如平时的餐厨垃圾进干湿分离池后,沤肥后可直接用来浇菜,没有沤烂的东西,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处理。人工湿地采用的是“生物处理+生态过滤”处理工艺,生活污水净化后可直接排入池塘和水渠。与此同时,白箬铺镇从2017年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减量,累计拆除敞口垃圾池1800余座,清除陈年垃圾500多吨,日垃圾量由原来的40吨减少至10吨左右,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难题。

    在乌山街道乌山村,一场“厕所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区城管局农业农村改厕技术督查员熊建文表示,改厕后的化粪池通过密封、厌氧发酵和高温发酵,能够有效减少疾病传染和环境污染。目前,乌山街道已完成166户厕改工作,接下来将对15个村(社区)进行全面摸底,对不符合标准的厕所进行全面改造,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目前,望城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平均值达96.6%,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达100%,成功打造了湘江村、复胜村、光明村、静慎村等市级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在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方面,望城还制定了专项计划,以截污治污、水系连通为重点,铺排水污染防治项目120多个,总投资160余亿元,其中2018年在治水方面的项目计划投入13.3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达13.69亿元,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扩大退养范围 全面整治农业面源水污染 

    畜禽养殖污染一直是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难题。近年来,望城强力推进畜禽养殖退出工作,自加压力扩大退养范围,压低退养生猪养殖场规模下限至存栏50头、100平方米栏舍,并明确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库区湘江干流两岸1000米和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库区以外湘江干流两岸500米范围内的陆域、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陆域保护区,沩水、团头湖、格塘水库沿岸500米范围内的陆域均为禁养区。通过三轮大退养,累计投入1.1亿余元,退出生猪生产能力70余万头,禁养区、沩水和湘江干流、团头湖沿岸1公里内已无存栏超过2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超额完成了省、市目标任务。

    鱼塘上面架设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发电,下面用来养鱼和小龙虾。这种“渔光互补”的生态养殖模式,正在望城区茶亭镇大龙村变为现实。长沙鑫佳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邓杭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共占地620多亩,平均每天可以发电6万度,高峰期一天可达到13万度。由于农户、养殖户、合作社和光伏发电公司都参与其中,可以大大降低土地流转成本,实现四方共赢。

    家住大龙村的姚利华就是“渔光互补”模式的受益者。从2015年开始养小龙虾至今,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她从合作社流转了146亩光伏水域进行养虾,相比传统养殖模式,光伏水域养虾的土地租金低、产值高,这令姚利华激动不已。“光伏板可以给鱼塘遮阳,降低睡眠温度,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给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肉质也很饱满,明年我肯定会要扩大养殖规模。”姚利华说。

    在离“渔光互补”项目不远的白泥湖鲌鱼示范养殖基地内,5个水槽里投放了15万尾鲌鱼苗,水槽内水体在不停流动,尾端有一个污水处理系统,鱼类粪便等杂质与水体进行分离后,杂质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处理转化为农用肥料,经过净化后的水则可以循环再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湖南白泥湖高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逸表示,这种流水槽养殖的形式养殖出来的鱼,可以比普通农户养殖的密度高3至4倍,年产量预计可以达到25万斤以上,真正实现高效益。

    据了解,望城已完成6246亩规模水产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争取财政生态补偿资金400多万元,累计2万余亩天然水面退出投饵施肥养殖,实现了“人放天养”,以鱼净水。全区退养天然水体整体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并成为长沙唯一的一个“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强化多方联动 共同守护好“一湖碧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初,望城高标准出台了《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望城区整治的主要目标是:突出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十大重点领域整治和重点示范片区建设,到2020年,区域内一江七河二湖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同时在污染物减排和空气质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湿地生态修复、饮水安全等8个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如今,随着相关工作的强力推进,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即将召开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第二次政协主席联席会议上,望城将积极倡议“两省四市一区”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同治理好水环境,保持水体水质的长效达标,共同守护好“一湖碧水”,为推动湖南乃至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倡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在“一张网”上统筹水污染治理。在“互联网+”和“河长制、湖长制”的基础上,推进两省四市一区各部门内部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建设区域内大数据平台,在区域统筹的层面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处置,实现以“一张网”监测为依托的管理决策智慧化,以有效解决区域内水生态恶化的问题。

    二是实行大区域项目申报,在“一幅图”上共谋生态发展。搭建统一平台,共同谋划大区域整治项目,整合利用两省四市一区各地优势资源,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基金、争取国省设立洞庭湖专项资金、开展各类试点示范、联合申报大数据平台项目、开辟创新洞庭湖治理融资方式等方面共同发力、共享成果。

    三是推进大流域污水处理,在“一把尺”上共抓水生态治理。加快推进洞庭湖流域农村污水管网建设进度,抓紧补齐农村污水管网历史欠账,坚持“建管并重”,制定统一的农村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运营监管标准等,同时破除黑臭水体区域碎片化治理现状,明确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价和验收标准,打造“全流域”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流域联动管理大格局。

    四是开展大环境综合整治,在“一个源”上实现水生态环境共治共享。洞庭湖区域农村环境是生态整治的根本源头,通过连片集中整治,打造先进示范,在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实现水生态环境的共治共享。

    五是建立大联动执法机制,在“一部法”上强化水生态执法。洞庭湖水域及其支流域跨两省四市一区,目前实行区域管辖,各自为政,两省四市一区就洞庭湖区非法采砂、盗猎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和更具震慑力的执法措施,联合打击各类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抓到底。

    未来的望城,湘江古镇群厚重的人文历史必将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交相辉映,一座城水相依、人水和谐、水清景美的现代化城区将展现在湘江之滨,成为洞庭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