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专题首页 >> 我的记忆
【王宁校长的十年记忆】家,不是往事
时间:2018-04-12 15:15:03

   5accb6af3be8d.png

   王宁:时任常德金丹实验学校校长。

   2008年5月12日,一场8.0级特大地震突袭巴蜀,位于重灾区的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理县蒲溪乡、薛城镇小学损毁。2008年9月7日,根据国务院对口援建的统一部署,这两所学校5、6年级的204名学生来到常德金丹实验小学借读,度过了快乐又难忘的一年。

  王宁也写下此篇自述,分享了当年的故事与感动。

    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没过几天,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区教育局一位副局长打来的,她询问我们学校寄宿生管理的情况,包括宿舍楼可容纳多少学生等几个问题后,然后电话就匆忙挂了。

   又过了两天,区委分管教育的领导、时任武陵区委常委、副区长姜胜国便对学校进行了视察。他看得很仔细,从校门到教学楼,从宿舍到食堂,从科技楼到操场,学校的每个角落他都看了。

   他边看边问,整整半天,直到天黑,他才离开。

   六月初,时任武陵区教育局局长丁见国告诉我,区委决定接四川灾区学生来我校借读。他说,为了以最好最新的校园迎接灾区孩子,区政府决定全面整修我校。

   6月19日,7支施工队同时进入学校。区委要求他们不舍昼夜,所有工程必须两个月内完工。

   8月20日,全部整修工程结束。学校焕然一新,并率先在全区学校中铺设了漂亮的塑胶跑道。

   9月7日,204个灾区孩子从尘埃仆仆的6辆大巴车上下来,正式踏上了常德的土地。

   二

   后来才知道,当年,国家实行对口援建政策,我省对口的是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来湖南安置学习的还有几所高中学校,他们都在长沙,而小学,全省只有金丹接受的这204名孩子。

   后来还知道,邀请这群孩子来学习,是武陵区委主动请缨、得到省委同意后才实施的。

   开始,我们感到“压力山大”。担心、犹豫、甚至害怕,怕意外,怕完成不好这个巨大的政治任务。

   担心不无道理。一群十来岁孩子,民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又刚刚经历了那么巨大的一场灾难,怎样安抚他们的心灵?怎样帮助他们适应平原地区的水土?怎样缓解孩子们对亲人的思念,零零总总、不胜枚举。

   好在孩子们来之前,我们做足了功课。从课堂教学到宿舍管理,从食堂采购到每天的菜谱,从校内活动到节假日的安排,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方案。我们还特别聘请了常德市知名的心理专家,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化解。

   三

   9月7日11时25分,204个孩子终于到来,他们看上去很疲惫,很憔悴。后来带队老师告诉我,因理县到成都的道路毁坏,他们多绕了七百多公里才过来,孩子们在大巴车上整整颠簸了三天三夜。

   一切都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

   好在孩子们来之前,我们做足了功课。从课堂教学到宿舍管理,从食堂采购到每天的菜谱,从校内活动到节假日的安排,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方案。我们还特别聘请了常德市知名的心理专家,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化解。

   三  

   9月7日11时25分,204个孩子终于到来,他们看上去很疲惫,很憔悴。后来带队老师告诉我,因理县到成都的道路毁坏,他们多绕了七百多公里才过来,孩子们在大巴车上整整颠簸了三天三夜。

5ac4ceb21f5a3.png


  校门口,欢迎人群很多,有金丹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有区政府教育局的领导,还有媒体记者、周边群众。横幅、彩旗,欢迎标语,气氛可谓浓重热烈。

5ac4ced1071e7.png

 但是,孩子们太累了。他们用陌生的眼光看着我们,很快低下头,看得出,他们对人群的热情无法产生共鸣,那一个个无精打采的神情,仿佛在说,还是让我们先休息吧。

5ac4cee9c97d0.png

   于是,他们排着队,很快来到了宿舍前。

   宿舍门口,立了一块大大的展板,展板上,画了一幅美丽的以“家”为主题的背景图画,视觉中心是一个大大的“家”字。

5ac4cf0310cc1.png

   我忽然发现,这些孩子看到展板,都停了下来,对着那个“家”字,定神看上一会儿,脸上疲惫的表情居然消散了,接着就笑了,然后都很欢快的进了宿舍。

   一个“家”字,让他们感到了温暖,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设计这块展板的是金丹青年骨干教师黄建平。他告诉我,对于这群劫后余生的孩子,地震,使他们失去了家园,所以,他们对家的渴望更强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校园,“家”,传达出新学校就是他们共同的“家”的信息。

   一块简约的展板,胜过了所有的欢迎标语,甚至热闹的人群。

   四

   怎样尽快地把一千多名常德学生和204名羌藏孩子融合在一起呢?

   活动。文艺的,体育的,音乐的,游戏的,当然还有读书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理县孩子带来的锅庄舞。

   理县孩子告诉我,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舞蹈时,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

   204个孩子几乎人人都能跳“锅庄”。常德孩子第一次看到这种新奇的舞蹈,都不约而同地跟着跳起来。于是,我们抓住机会,开展了推广锅庄舞的活动。

那些天,大课间,午休时,放学后,在教室、操场、草坪、宿舍里,到处都是跳锅庄的身影,理县孩子都是“老师”,他们教得很有耐心,手把手,脚跟脚,常常满头大汗,却不厌其烦。

   锅庄舞的推广活动很成功。一个月后,我们举行了学锅庄舞汇报演出,理县师生当评委,全校老师和中高年级的学生,都跳得有模有样。

   锅庄舞,藏族独特的舞蹈,她在极短的时间里,拉近了两个陌生的孩子群体,让他们成为朋友。这也许就是艺术的力量吧。

   后来,“锅庄”就成了金丹的校园舞,永远留在了常德。

   五

   羌藏孩子们来后,学校精心梳理整合出来的师资力量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都按照分工有序运转起来。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让理县孩子生活得好,学习得好,在校园里,他们每天必须是开心的。

   开始,一切顺利,孩子们很快适应了校园生活。吃得香,睡觉也渐渐安稳。早晨和金丹的寄宿生一起跑步,校园热闹极了,正当我暗自庆幸的时候,大约一个月后,理县学生忽然接连感冒、咳嗽、腹泻,有的身上起水痘,每天十多个,有时,一天30多个孩子发高烧。

   问医生,他们说这是典型的水土不服。

那些日子,负责学生安全的副校长张俊峰,每天牵着一群孩子往返学校和医院之间,他和班主任、生活老师一起,轮流守候在孩子们的病床旁,这样的日子持续了约两个月,我们通过医院的治疗,同时,也适当改变了孩子们的饮食结构,改过去一味的油腻为鲜汤、素菜和高蛋白。

   到冬天来临之前,所有孩子再也没有出现感冒症状,一个个黑瘦的脸庞变得白胖起来。  

   六

   让我们费尽心思的是各种节假日时间。

   节假日,我们不能把一群远离亲人的孩子放任在狭小的校园,而我们去独享清闲。

   以学校工会主席曹春芳为组长的一帮年轻人,精心设计了节假日校外活动。活动涵盖了游览、文艺、参观等,几乎遍及常德城的所有名胜。

  今天,我已无法统计,一年间,他们在校外到底举行了多少次活动。只记得,在常德老师的带领下,他们的假日没有一天待在校园里。

5ac4cf340e3a2.png

5ac4cf4c25d3a.png

   他们游览了常德诗墙和步行街,他们参观了湖南文理学院,他们牵手游历了桃花源景区。在河伏山,我和他们一起烧烤;在柳叶湖,我们快乐的放风筝;在工人文化宫,他们悼念了抗日英烈;在烟厂俱乐部,他们和全校同学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校外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了常德,也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开阔了视野。祁红群说,湖南文理学院是她见过的最大的学校,她将来要来常德读大学;张强说,常德市,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城市;王颖说,常德,是她一辈子也不能忘记的地方。

   后来,我们在城区招募了204个爱心家庭。这些家庭,有教师、机关干部、普通市民。他们每周六清晨来到学校,把理县孩子接到家里,让孩子们体验常德的家庭生活。204个家庭,都特别真心的对待孩子们,给他们丰盛的饭菜,为他们购买生活、学习用品,全家人陪孩子游玩,他们用真情付出温暖了孩子的心。至今,许多孩子和爱心家庭联系不断,许多孩子对我说,等他们有经济能力了,他们要好好报答常德的爱心家庭。

   七

   让我常常感动难以忘怀的,还有来自常德市社会各界各层面的市民,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捐钱捐物和慰问,对理县孩子给予了极大的关爱,充分展示了常德人的爱心。

   时任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市长陈文浩都到校看望过理县学子,时任武陵区委书记王孝山、区长罗少挟也几次到校慰问孩子们。武陵区政协全体成员,在时任主席陈新元的带领下,不仅给理县孩子捐赠了1万多元,并到校和孩子们联欢整整一天。市教育局时任局长黎见平,看望孩子们后,还代表市教育局当场给学校拨款30万元,用于孩子们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善。

   益丰大药房,为每个孩子捐赠一双凉鞋和袜子;子歌舞蹈学校,租用烟厂俱乐部和理县孩子举行文艺联欢,并负责全部的费用;市老科协的书法家画家等到校和孩子们联谊,并现场为孩子们挥豪作画。更有无数的市民,通过区教育局的捐款账号捐钱,记得,那一年共收到捐款30余万元。

5ac4cf7c71954.png

5ac4cf6bb98e4.png

   当然,武陵区政府、教育局对理县学生更是关爱有加,只要是学校申请理县学生的生活费用便即刻办理,这不仅确保了学校的后勤保障,更主要的是让我感到,我们有坚强的后盾和力量的源泉。

   我更不会忘记,常德的媒体,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电视台等,他们全程报道了理县学子在武陵区的点点滴滴。他们派专人、设专栏,深入理县、深入校园、深入孩子们中,他们的报道热情而中肯,极大地唤起了常德人的爱心,极大鼓舞了金丹学校全体老师。

  八

   说几个我最难忘的人。

   理县带队老师卓耀勇,在抗震中,舍己救人,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时任理县薛城小学教导主任。

5ac4cfc318eff.png

   他是藏族,光头,显得老成,看上去好像四十,实际只有二十多岁,嗓音浑厚,羌藏民歌唱得特别好听。每次联谊活动,他都会一展歌喉,我每次听他唱,都会沉浸在一幅神奇的异域风景里。

   卓耀勇平时少言,但心特别细。有一次,我们闲聊,我无意中说近段严重失眠。几天后,他拿着一包天麻送给我,说,这是他请一位朋友在峨眉山特意为我买的,治疗失眠有很好的作用。我当时问他多少钱,我们彼此推让多次,他死活不要钱。回去后,十年间,他的电话从没有中断,一次次地邀请我去理县玩,并嘱咐我保重身体。

   学生王颖,204名孩子里,成绩最好的一个女孩儿,每次举行大型的活动,总是她代表理县孩子发言。她家住薛城镇上,他们学习结束后,金丹十多位老师送他们回去,她的父母在镇上最好的酒店招待了全体送行人员。巧的是,在王颖安置学习期间,她父亲出差湖南,还特意到金丹看望理县孩子,他临别时对我说,你们对理县孩子太好了,比在家要强过百倍。

   后来,王颖以高分考入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今年毕业。她告诉我,她要回四川工作,她要为家乡建设出力。

   女学生张立鸿,第一学期结束后,送他们回去过春节,她的父母力邀我去了他们家。他们以贵宾的规格招待我。金包银,用一层玉米粉夹一层白米饭,金黄相间,绝不混杂,那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吃了羌族人最尊贵的饭,直到今天,我依然不知道这种饭是怎么做成的。

   张立鸿目前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就读。她微信里说,她和许多同学相约,再过五年,他们工作了、有收入了,他们要相邀组团来常德看看金丹、看看当年的老师。

   男学生张强,藏族,家住薛城深山沟,体弱家贫。在204个孩子中,他是后来给我电话最多的一个。因第二学期未能随大队回金丹,我和教育局同事入川劝学。2011年,我曾就此专门写文《羌藏男孩儿》发表在《常德教育》和《湖湘文化》。这十年,我们沟通很好。他说,他有女朋友了,他想带女朋友来常德看我。

   还有左佳丽,锅庄舞跳得最好的女孩;张彤,204名孩子的形象代言人;祁红群,参加了当年常德电视台举办的都市宝贝的评选,并进入前十名;朱芳艳,胖胖的女孩,前不久,她要我的家庭住址,她说,她家有很多水果,五月份成熟,她要给我寄些水果来,现在,她正读大二。

   目前,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正在读大学,有的,远离家乡,在上海、广州打工。还有几个学生,我现在仍然很想念他们,但已经无法联系上了。

   九

   我很幸运,有这么一年终生难忘的经历。

   羌藏孩子特别纯朴、特别感恩、特别特别可爱。我想,在常德的一年应该说,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羌藏民族,祖祖辈辈喜欢居住在高山上,许多孩子的家,住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半山腰,他们宁愿每天上山下山的劳顿,常年让冷风吹面,也不愿离开高山,即使改革开放的今天,大量的羌藏青年也不离开故乡一步。

   204个来金丹的孩子,他们通过借读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懂得了知识的力量,他们不再因为那场大地震怀疑人世间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后来大多数选择了到外地求学、发展。因为这一年的借读经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

这也许就是他们来常德一年学习的意义。

   有人曾问我,这一年,我和金丹的同事们得到什么?

   我说,我收获了别人无法得到的珍贵回忆。那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它让我在浮躁功利的世间得到了放松与舒展。我更收获了一份遥远的牵挂与思念。这些天,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通过《常德融媒》看孩子们的照片和他们的视频,心,就会也飞到四川的大山里,串起他们在金丹的点点滴滴,心里充溢着无比的幸福。

   当然,我更不能忘记那一年金丹的同事们,是他们表现了崇高的职业操守,是他们让理县孩子感受到常德的美好,是他们默默劳作,为理县学子辛勤一年而不求回报。

   理县学子返回前,我们创作了话剧《温馨的港湾》,是由金丹青年老师高燕领衔主演、常德学生和理县学子共同参与演出的一个较高水平的话剧,当年获得武陵区第四届校园文艺之声汇演一等奖,并在湖南省教育电视台现场演出。这部话剧,诠释了理县学子在常德校园和爱心家庭里收获的关爱和温暖,真实地反映了常德、理县人民在大灾难面前的真诚善良和彼此间结下的珍贵友谊。

   每每回忆起这个剧本和当时演出的情景,我眼眶总会噙满泪水,周身弥漫着难以言表的幸福……


 
 【 回到顶部 】    【 打印此页 】   【 关闭此页 】  
Copyright © 2018 CDYEE.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尚一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柳叶路常德日报社   邮编:415000   邮箱:cdyee@vip.163.com
湘ICP备06006364号   互联网备案单位编号:43070000010009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证号:43120008001   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