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专题首页 >> 首页幻灯
震中映秀的今天
时间:2018-03-26 15:48:32

   尚一网讯(记者 罗希/文 潘敬林 刘颂/图)3月22日,常德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小组重访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十年之后的映秀,镇上的生活看上去平静而详和。一排排三层高的小洋楼沿着岷江畔整齐排列,居民们忙着接待游客,地震时的记忆似乎已变淡,但却并未被遗忘。

5ab3d3f616d77.jpg

航拍震后涅槃的映秀镇,这里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ab3c80aa060a.jpg

映秀人民的生活平静而详和。

  到达映秀时正值中午,报道小组便在岷江畔的映秀家人饭店吃午饭,饭店的生意很红火,里里外外都坐满了人,老板娘忙前忙后脚不沾地。

5ab3d42a5924b.jpg

岷江畔排列着整齐有序的客栈。

   送我们到映秀的司机陈师傅说,来映秀镇旅游的游客很多,多半会把这里当作中转站,游完后,就会在映秀附近的四姑娘山、水磨古镇等景点入住。

   吉祥客栈老板王建军今年47岁,我们遇见他时,他正和妻子在客栈门口逗小孙女玩,享受着普通的天伦之乐。回忆起地震时的场景,他的情绪似乎有点激动。他的两个孩子当时正在漩口中学读书,地震发生时,他第一时间跑到映秀小学,抱出了两个孩子。然后才反应过来又跑到漩口中学,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么幸运,说起周围亲戚朋友的遭遇,他还是有点感慨。他表示,十年了,全国各地人民一直在持续地关怀他们,现在他们已走出地震的阴影,坚强面对新生活。

5ab3c86a0143b.jpg

5ab3c86a3516c.jpg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漩口中学遗址,常德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小组来到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向地震遇难者献花,并展开实地采访。

  映秀镇不大,镇中心保存下来的遗址公园是漩口中学遗址。很多前来祭奠的人神情肃穆,为遇难者献上花后,肃立默哀。绕行遗址,近距离看到损毁严重的学校建筑,我们的内心感觉很沉痛。

5ab3dbba969d2.png

漩口中学遗址。

   一幕幕画面仿佛定格在了那一刻,在学校正门广场中有座裂痕的时钟雕塑,指针永远定格在下午2时25分以示纪念。旁边的纪念碑铭刻着这次灾难与救灾重建的不屈经过,教学楼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展现出国家强大的凝聚力。

   离开映秀时,已是晩上8点钟,不觉映秀已融入夜色中。这座历经苦难又换新颜的小镇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一样,在静静地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相关链接:映秀灾后重建情况

   映秀镇位于汶川县东南部,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所在地。平均海拔900米,面积115平方公里,现有7个行政村、1个社区,3022户、5795人。是通往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地,是藏、羌、回、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汇集点,素有“西羌门户”之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汶川特别旅游区核心区之一。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映秀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罹难人数达6566人,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重建的映秀集镇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重建项目共93个、资金投入17.19亿元。

   映秀镇经过科学的论证和规划,在原址进行重建,重建由广东东莞对口援建,上海同济大学担任主要规划设计。结构采用了钢结构、轻钢结构、框架结构等,抗震技术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十三项之多。同时,何镜堂、吴良镛、贝聿铭、保罗.安德鲁、周福玲等大师的作品都在其中,因此重建之后的映秀镇就是一个抗震建筑的博物馆。

   映秀镇整个重建规划结合高山河谷地形,将映秀城镇生活功能沿岷江布局,形成城市生活发展带,连接映秀小学遗址,汶川“5.12”地震抗震纪念馆、地震震中遗址纪念园等形成地震遗址纪念带;沿映秀大道,构筑精神传承轴等。另外,映秀被划分为纪念旅游区、城镇生活区和恢复生产区,共三大功能区。

   先进抗震技术包括钢结构与盖板加强型梁柱节点连接技术、粘滞阻尼器消能支撑减震技术、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技术,现在的映秀建筑能够扛得住八级地震。


2017年,映秀镇经济总收入达到2.5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0.82亿元,第三产业收入1.74亿元,接待游客256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8元。2016年,映秀镇唯一贫困村(黄家院村)脱贫达标退出;截至2017年,全镇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67户158人)全部达标脱贫。


 
 【 回到顶部 】    【 打印此页 】   【 关闭此页 】  
Copyright © 2018 CDYEE.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尚一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柳叶路常德日报社   邮编:415000   邮箱:cdyee@vip.163.com
湘ICP备06006364号   互联网备案单位编号:43070000010009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证号:43120008001   许可证